致公黨遼寧省委呼吁 打造特色“文化+旅游”集群
友報記者王春棠
“近年來,我省不斷挖掘旅游資源、豐富旅游產品、提升服務品質,基本實現文旅產品優質豐富、文化遺產傳承有序和市場環境的安全穩定。”為進一步加快“文旅”融合發展,致公黨遼寧省委呼吁,全力打造我省獨具特色的“文化+旅游”集群。
致公黨遼寧省委經過調研發現,我省文化旅游核心產品吸引力不強、文旅資源挖掘不深,文化旅游產業鏈短小、多種元素融入不夠。“目前,我省尚未將文學、藝術、影視、舞蹈、特產等融入文旅產業,缺乏參與性、體驗性、互動性的文化旅游產品來配合。”
如何加快我省“文旅”產業發展?致公黨遼寧省委建議,完善“文化+旅游”產業布局,打造我省地標建筑,著力抓好文化劇院、旅游景區、傳統民間藝術表演街藝點等建設。加快全域旅游建設,努力建設文旅融合地標性項目。重點打造文博館、民俗館、圖書館、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、旅游休閑基地等文化旅游資源,打造我省獨具特色的“文化+旅游”集群。
為發揮好我省獨有優勢,推進文化和旅游業態對接、業務交融,致公黨遼寧省委提出,打造以沈陽市、大連市為核心的城市中心軸板塊,打造以錦州市、營口市、丹東市等為核心的濱海度假板塊,打造以沈陽市、遼陽市、錦州市等為核心的歷史文化旅游板塊,以大連市、盤錦市、丹東市等為核心的休閑文化旅游板塊。同時,加快四大板塊區域聯動,加快“文旅”融合發展。
如何提升“文化+旅游”品牌價值?致公黨遼寧省委呼吁,探索以“文化+旅游”為主題的全域旅游品牌活動,增強民俗文化旅游體驗感,帶動相關住宿和餐飲等服務業。開拓文旅宣傳平臺,利用網絡新媒體加大品牌宣傳力度,做大做強文旅品牌。
為打造“文化+旅游”景區樣板,致公黨遼寧省委建議以產品為主線,挖掘文化內涵。根據各景區的自身特色,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,形成具有獨特魅力的景區文化。完善集旅游交通、形象展示、宣傳咨詢、商品銷售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文旅公共服務配套設施。“進一步優化智慧旅游大數據中心建設,打造智慧景區建設,實現智慧化管理。推進旅游電子商務,推進公共服務全覆蓋,完善旅游咨詢服務體系。”
“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是我省獨有的優勢。”致公黨遼寧省委建議,重點推廣文化旅游節慶活動、推出多條四季文旅融合線路,通過精品文旅產品持續彰顯“天遼地寧”獨特魅力。積極推進特色民宿發展,積極創建精品民宿項目。
致公黨遼寧省委建議,探索“以商引商”招商方式,借力已落戶我省的旅游企業開展招商,通過“以大引大”逐步推進產業鏈及配套項目的引進,拉長旅游產業鏈,提高產業關聯度,形成招商引資的連鎖、群體、規模效應。
為進一步提振“文旅”消費,致公黨遼寧省委呼吁,制定出臺我省文旅發展扶持辦法,積極探索適合我省的文化產品和旅游景區雙向互動合作機制。以“線上線下云直播”等形式,開展文旅特色活動,提振文旅消費信心,激活文旅消費市場。“積極組織文旅營銷洽談會等文旅營銷活動,共商遼寧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大計,共同助推遼寧文旅產業經濟復蘇和融合發展。”